学校教师领导干部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供稿单位: 编辑发布:宣传部 日期:2025-05-23 设置

5月19日至20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河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做好河南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校教师领导干部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实际,就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展开热议。

校党委书记 张志坚:“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做好河南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新时代高校奋进新征程擎画了发展蓝图、提出了更高要求。

学校作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将聚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锚定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发展目标,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做出积极贡献。创新驱动,激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新动能。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布局急需特需、新兴交叉、未来产业专业点,构建基础、应用、新兴、交叉“四轮驱动”学科发展体系,一体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提升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打造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充分发挥在功能食品、新型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领域特色优势,打造以面制食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冷链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为代表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文化赋能,构筑立德树人新高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思政育人底蕴,打造“问古颂今”主题思政课,培育“铸心”美育成果展、民艺美育坊、非遗研培等文化品牌,创新校园环境的文化表达,引导师生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改革攻坚,开创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新局面。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引领,用心用情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数智化治理新路径,系统推进五项综合改革,为加快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校长 魏世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一系列关乎河南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为河南现代化建设锚定了清晰的前进方向。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两高四着力”工作部署,充分发挥高校人才、科技、文化优势,为中原大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一是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绿色发展“轻大样板”。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关键问题,加大在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固废高值化利用等技术的研发投入,加速与地方政府、环保企业共建“生态修复技术中心”,为河南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二是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传承创新中原文化。引入先进数字化技术与研究方法,深入挖掘钧瓷、宋绣等非遗技艺背后的文化内涵,构建完善的非遗数字化保护体系。发挥“河南省国际化特色高校”优势,扩大来华留学和国际中文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比重,推动中原文化国际传播,助力河南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是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在食品产业领域,与双汇、三全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重点攻克冷链保鲜、功能食品精准开发等关键技术难题。在装备制造领域,与龙头企业联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河南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建设,培养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四是着力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治理,践行高校责任担当。始终把师生福祉放在首位,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在师生生活设施改善、职业发展支持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提升师生获得感与幸福感。

党委学工部部长 景志勇:“十四五”规划收官攻坚、“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河南视察指导,明确提出“两高四着力”重要工作要求,为河南发展把脉定向、指路导航,让我们倍感振奋、倍感温暖、备受鼓舞。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将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髓要义,以三个坚持狠抓落实:一是坚持铸魂育人强根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化主题教育、红色实践、青年宣讲等活动,引导轻大学子胸怀“国之大者”,将所学知识和能力投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投身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投身生态环境保护、投身文化繁荣兴盛,努力在基层实践中淬炼成长。二是坚持改革攻坚提质效。从党建引领、队伍入驻、学生参与、文化建设、数字赋能、条件保障等方面快速推进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构建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社区党(团)建工作格局,实现思政教育有温度、专业培养有深度、成长支持有精度。三是坚持筑牢底线保安全。完善学院学生管理四级网格和学生社区治理四级网格,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困难学生,建立重点学生“一人一策”帮扶机制;坚持特殊、敏感时期“三级值班+零报告”制度,坚决守住校园安全稳定底线。未来,学校全体学生工作者将继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殷殷嘱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服务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和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持续贡献学工力量!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 谈红玲: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河南考察并提出“两高四着力”的重要指示,不仅为新时代河南发展擘画了蓝图,也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国际处负责人,我深感责任重大,更需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推动学校国际交流合作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化与世界知名大学的合作,联合搭建高水平国际实验室,吸引海外顶尖人才团队,助力河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落实“四着力”,深化开放内涵。在科技创新领域,重点拓展国际联合科研项目;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方面,积极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引入先进技术与理念,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河南产业升级和农业现代化输送新鲜血液;在文化繁荣上,开展中原文化国际传播活动,助力河南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必须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在服务“两高四着力”中彰显教育对外开放的使命价值,以更高水平国际合作助推河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李浩: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走进企业智能工厂,察看智能生产线。习近平强调,要继续把制造业搞好,坚持自立自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高校机械工程学科,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首先要优化机械类专业布局,对接产业需求,特别是要加快智能制造工程等新工科专业建设,加快人工智能类专业部署。其次,要深化产学研合作,面向企业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开展校企联合攻关,攻克齿轮轴承等基础件和关键件的卡脖子难题,加快智能制造技术在车间的应用推广,推进高质量研究成果的转化,确保制造业关键领域的科技自立自强。同时,要加快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和产教协同育人,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和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推进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改革,培养一大批新时代卓越工程师。

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刘珂:河南作为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区,肩负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区域协同与文化传承创新,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的重要使命。“两高四着力”为河南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向,有助于河南在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轨道上加速前进,提升河南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两高”强调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这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综合素质提升,培养适应现代化产业体系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同时优化学院内部治理,提升管理效能。“四着力”则为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具体指引,我们将紧密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农业强省、文化繁荣兴盛、生态环境保护等目标,调整学科布局,强化产教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加强科研与社会服务,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王伟:5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要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繁荣兴盛、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科学路径。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始终聚焦主责主业,始终对党忠诚、为党分忧。在工作谋划方面,站位学校发展大局看问题、想办法、做决定,从学校全局谋划学院一域、以学院一域支撑学校全局。在工作态度方面,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以“清晨之问、静夜之思”的工作状态,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工作落实方面,根植广大师生,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与师生交心谈心、将心比心,做到师生有所呼我必有所应、师生有所想我必有所思、师生有所难我必有所解、师生有所需我必有所为,切实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及时化解风险隐患,以高效能治理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黄天弘:“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2025年5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河南考察,他对河南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河南人民的亲切关怀,我们倍感振奋、倍感温暖、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后发表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河南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河南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学校发展正处于动能势能叠加期,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目标。此次总书记的河南考察为学校乘势而上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新动力。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时准确地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以生动鲜活的实例讲深讲透讲活河南人民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同时,围绕总书记提出的“两高四着力”要求,发挥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作用,积极开展服务社会、提供咨询的智库研究,为强省建设做出轻大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郭奇龙: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考察时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河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两高四着力”的论述,为新时代河南高校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河南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的战略部署落实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实践,以“扎根中原”与“胸怀天下”的双重视野,在思政课教学中,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高效能治理”为视角,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教学方法、融入地域文化、强化实践育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家乡和祖国发展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厚植家国情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树立生态理念,结合河南地域文化优势,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化使命,把学生培养成既能守护“中原粮仓”、又能开拓“空中丝路”的时代新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坚实的河南人才支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