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副校长毛多斌为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师生上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学院全体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党课学习。
毛多斌以“深刻领悟‘三个为什么’切实增强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为题,从“党史、新中国史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发展史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改革开放史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能、行、好”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之能,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之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以其独特魅力和巨大优越性,生动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好;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党史学习教育与学校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方面,他指出,一是从学校发展历史中汲取高质量发展经验。党的领导是坚强保证,目标引领是动力源泉,提升质量是压舱之石,特色发展是根本出路,集聚人才是关键保障,师生同心是重要基础,这些宝贵经验是全校师生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二是准确把握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学校改革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又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要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为建设高水平轻工业大学而奋斗。
围绕学史力行开新局,增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毛多斌指出,党史学习教育首要是解决思想问题,其次要体悟思想伟力,最终要体现在行动中,要做到力行,办实事、开新局。就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如何做好工作,对广大师生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紧扣“事之要”,增强提高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的责任感使命感。要辩证看待学校在“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形势,不断增强危机意识、主人翁意识,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二是立足“国之大”,增强学校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立足实际,致力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创新能力,在学校科技创新标志性成功突破上奋勇争先;三是围绕“行之本”,增强学校人才培养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对高等教育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强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不断提高学校为国家输送高水平人才能力。
课后,毛多斌与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师生进行了交流。师生纷纷表示,党课深入浅出,内涵丰富,精彩生动,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学院全体师生将继续从党的百年奋斗史、学校改革发展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发展信心,切实增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奋力推进高水平轻工业大学建设,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通讯员:何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