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巡礼】⑥砥砺耕耘篇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 编辑发布:党委宣传部 日期:2022-02-15 设置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二级单位党组织按照校党委安排部署,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目标要求,结合实际,精心组织,有力推进,广大师生受到了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笃信笃行 有声有色学党史

引领示范学。机关党委、艺术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多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专题学习会,班子成员带头交流学习体会,党委书记带头讲专题党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原原本本学。机关党委举办经典原著读书会、红色经典读书征文分享会,并在校报发表读书心得体会;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软件学院、政法学院连续举办多期党史专题读书会;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诵读红色家书活动;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开展雷锋日记诵读活动;图书馆开展“感党恩 品经典”诵读会;保卫处为教工党员发放学习资料,指导党员撰写读书学习笔记。

融入课堂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围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录制12节专题网络思政课,组织师生赴红色教育基地,上好 “行走的”思政课;软件学院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推出系列微党课20余期,组织学生党支部和各团支部结对联学。

理论宣讲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骨干教师深入各二级单位党组织开展理论宣讲33场次,赴教育厅、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团省委等政府机关开展理论宣讲8场次,受到宣讲单位的一致好评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开展微党课人人讲、红色故事人人讲、课前十分钟讲党史等学习活动,累计推出微党课百余期;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开展“百名党员讲述百年党史”“党委委员讲红色精神”等活动;政法学院开展“学党史守初心、铸忠诚担使命”等党史国史专题讲堂;艺术设计学院组织15名党员教师为学生上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结合专业学。艺术设计学院打造党建文化长廊,举办“铭党史·筑青春”主题海报设计大赛、研究生“绘”说党史、“党在我心中”书法美术作品展、红色电影剪辑等活动,组织师生参加建党100周年韶山文创设计展,获“优秀参展作品组织单位奖”及6个“优秀设计奖”;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开展“百件作品献礼百年华诞”;外国语学院编排的党史舞台剧《烈火中永生》在全省“百年党史青年说”百校大学生讲党史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研究阐释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创办思想对话栏目“在马言马”,举办党史讲坛、“信仰·笃行”论坛、研究生学术沙龙等系列活动。保卫处结合业务工作,撰写调研报告,发表研究论文,立项党建创新项目。

展览展示学。机关党委举办“岁月印记-新中国轻工发展历程主题展”,累计接待线上线下观展师生五万余人;工程训练中心开展庆祝建党百年暨“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联合子校开展中学生科技创新主题研学活动;图书馆举办庆祝建党一百年图片展、大型文献展,吸引思政课现场教学及30多个党组织、4千余名师生观看展览;离退休职工工作处举办“鸟语花香逢盛世,心铸丹青颂党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老年大学花鸟画教学作品汇报展”。

比赛竞赛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开展微党课大赛;外国语学院开展“学党史 译两会”“庆祝建党百年”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经典照亮人生”诵读大赛等特色活动;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党史手抄报大赛等活动。

实地体验学。机关党委、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组织党员师生赴大别山干部学院、郑州市二七纪念馆、焦裕禄干部学院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专题培训,在实地实践体验中厚植师生家国情怀。

营造氛围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微信公众号推送《我宣誓》《百年党史青年说》等系列原创作品170余篇,原创微视频作品35篇,录制微党课、示范团课、《导思讲堂》17期;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建立“端网微窗”媒体宣传矩阵,推送党史学习教育相关文章,累计阅读量超2.5万次;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微信公众号推出“百年党史 化与你说”系列文章28篇,制作简报8期。

务实担当 用心用情办实事

解难纾困暖民心。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开展“手把手改简历”“带着学生进企业”等实事60余项。计算机学院开展 “同心同梦”项目,与山谷网安签订校企订单班,一次性解决32名学生就业岗位。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开展“大学数学创新答疑”,着力帮助学生提升学业水平。禹州实习实训基地综合服务中心维修体育场塑胶跑道合计177.7平方米,新增500LED射灯38盏,改善师生宿舍环境57间,探索灵活供餐模式,满足师生用餐个性化需求。

增进福祉惠民心。体育学院打造“轻体爱”志愿服务品牌,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体能、太极拳等系列科学健身培训项目和活动,积极组织志愿者为师生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为三实书院学生提供专业运动技能指导,受益师生达12000余人。图书馆美化阅读环境,增置了雨伞存放柜、清理饮水机、清洗窗帘、更换绿植,为图书角新增书籍100余册,为考研学生延长开放时间,举办祝福活动

防汛抗疫守初心。防汛救灾期间,基建处夜以继日开展抢险自救,全面拆除被水淹的旧设备,积极协调政府解决临时供电保障,组织各方力量进行供电抢修,落实新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在七天内顺利完成电力抢修工作,恢复了东风校区生活区及教学区的正常供电,灾后积极推进受损电缆母线抢修、东风校区道路改造。后勤保障服务中心装沙袋、抬木板、垫棉被,全力堵水,疏散师生,配合政府救助队开展各类抢险施工作业,灾后迅速开展校园重建,修复校内干道场地,改造学生公寓、粉刷墙面、安装灯具,维修维护楼宇实验室,检测重点设施设备,为秋季学生入学返校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校医院积极做好新冠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工作,共完成了16批次56000余剂次的疫苗接种任务,28批次14万余人次的核酸采集组织协调和采集任务,全校师生疫苗接种完成率96.06%,疫苗接种覆盖率97.57%。后勤保障服务中心全力开展病毒消杀、协助排查登记在岗在校人员疫情防控信息,备齐备足口罩、罩衣、酒精、消毒物品等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了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

服务社会聚民心。各二级单位党组织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中,积极组织师生党员到社区、街道开展河道清淤、物资装运、险情排查、协助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百余次。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开展“百名党员服务百家企业”“博士党员科技助农服务团”等项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师生党员组建的“常青数”志愿服务团队在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乡村振兴、资助政策宣传等领域积极发挥作用。体育学院先后赴通信花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开展社会公益健身指导活动。

锚定目标 善作善成开新局

软件学院以党史学习教育引领推动重点工作和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确定党建思政、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学风建设等方面重点工作清单,精准发力,着力开创事业新局。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以党史学习教育引领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积极申报国家一流专业、一流本科课程,举办“教学名师”论坛及教学交流研讨会,组织专家对各类项目申请进行评审、指导,着力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严格培养方案修订,开展职业教育、举办考研经验交流会,着力提升学生能力素养。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党史学习教育引领提升双创育人能力,通过抓实五“一”工程,即:构建一个阵地,成立知行创新创业工作室,组建一支专门队伍,双创教师团队,培育一批以“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为主要方向的学生创新创业特色项目,带领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一批国内重要赛事,引进校友和用人单位资金资源,打造一个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和投入的学院双创平台,着力提升创新创业育人实效。

外国语学院以党史学习教育引领推动党建品牌建设,组织“一支部一品牌”建设研讨会、“两化一创”支部建设观摩交流会,坚持“党建带团建”,指导团支部建立学习小组,督促党、团员学思践悟,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讯员:张艳萍)


返回原图
/